根据《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校政发研【2019】6 号)和《关于做好2022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通知》(研字【2022】14号)等学校文件精神,综合考虑疫情防控要求,现将2022届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答辩时间:2022年5 月17 日 14:30开始
二、答辩地点:学院会议室二楼G-W203;三楼专家工作室GW311
三、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及要求
1. 5月10日前,确定答辩专家和秘书名单,成立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并将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报研究处备案;同时确定答辩研究生名单。
2. 5月13日前,参加答辩研究生须将根据专家盲审意见修改后的学位论文交由导师审阅,经导师同意后提交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研工办。凡学位论文未经导师同意,不得参与答辩。研工办将学位论文收集后,发送答辩委员会成员审阅。
3. 5月14日前,在学院张贴答辩公告海报,并在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网站公示;答辩公告报研究生备案。
四、答辩工作具体流程及要求
(一)车辆工程答辩工作分成二组,依次进行(具体安排附后)。
(二)学位论文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具体流程如下:
1. 答辩委员会主席介绍答辩委员会成员和答辩程序。
2. 答辩人指导教师介绍答辩人的思想政治表现、学习成绩、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等基本情况,介绍结束后暂时离开答辩现场。
3. 答辩研究生依次进行答辩。答辩人报告学位论文情况。陈述内容应包括:研究的问题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框架及观点,创新之处等。答辩人汇报时间请控制在20分钟左右。
4. 答辩人汇报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点评与提问,所提问题须不少于3个。
5. 答辩人须认真记录答辩委员会成员所提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准备,准备好后答辩。
6. 参加答辩员工全部答辩完毕后,暂时休会,答辩委员会集体评议并表决。
7. 复会,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决议结果。
(三)答辩委员会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能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决议书须经答辩委员会主席和成员签字后有效。
(四)答辩秘书负责做好学位论文答辩会记录,答辩结束后2 个工作日内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将答辩决议书、答辩记录等相关材料整理立卷,报学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审核。
(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根据答辩委员会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定稿的学位论文,经导师签字同意后报送研工办。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2022年5月9日
附件:答辩工作分组情况
第一组
答辩地点:G-W203
答辩时间:5月17日14:30
答辩委员会:
 
  
   
    | 主席 | 金晓宏 | 教授 | 武汉科技大学 | 
   
    | 委员 | 吴华伟 | 教授 |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 王书贤 | 副教授 |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 陈天赋 | 高级工程师 |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 
   
    | 聂金泉 | 副教授 |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 秘书 | 程清思 | 讲师 |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答辩员工:
 
  
   | 序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 1 | 王晓东 | 电动汽车永磁同步驱动电机新型全转速无传感控制研究 | 汪云 | 
  
   | 2 | 谷雨原 | 新型车用铝合金板材损伤本构模型及实验研究 | 丁华锋 | 
  
   | 3 | 宛加雄 | 纸桶包装生产线中自动压底设备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 丁华锋 | 
  
   | 4 | 钱思琪 | 纯电动公交车车载充电机的研究与设计 | 汪云 | 
  
   | 
 | 
 | 
 | 
 | 
 
第二组
答辩地点:G-W311
答辩时间:5月17日14:30
答辩委员会:
 
  
   
    | 主席 | 汪朝晖 | 教授 | 武汉科技大学 | 
   
    | 委员 | 刘建强 | 正高级工程师 | 国家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 丁华锋 | 副教授 |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 刘祯 | 副教授 |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 石大排 | 副教授 |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 秘书 | 万锐 | 讲师 |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答辩员工:
 
  
   | 序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 1 | 陈前 | 某商用车车桥温度集成显示系统研究与设计 | 吴华伟 | 
  
   | 2 | 薛君尧 | 纯电动汽车双电机动力系统设计与仿真优化 | 吴华伟 | 
  
   | 3 | 杜聪聪 | 取水涵管清理机械臂动力学特性分析 | 吴华伟 | 
  
   | 4 | 刘梦迪 | 刚柔耦合输流管的振动稳定性研究 | 吴钊 | 
  
   | 
 | 
 | 
 | 
 |